一、四川火锅
四川火锅好事者热衷于将“成都火锅”和“重庆火锅”分个高下,实际上这两个四川火锅的流派,一个绵里藏针,一个剑拔弩张。“重庆火锅”热情似火,红油滚滚,辣味十足,散发浓浓的牛油的香味。
相比之下“成都火锅”更显其温柔,味道不似重庆火锅那么厚重,更追求麻辣的均衡。成都火锅汤汁中名堂很多,即使最普遍的红味火锅,也以鸡、鱼、牛棒骨熬汤。在香味上,是以五香味和豆瓣味为主。蘸料碟则是香油和蒜泥的经典搭配。
二、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广受欢迎,流传各地,做法也有许多不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制作麻婆豆腐时,油必用花生油,肉则不拘牛猪。肉炒熟后,加入豆瓣酱、豆豉、红椒粉、酱油、盐、糖,爆香后再加入豆腐片、高汤,滚煮后加入葱、姜、蒜,以水调太白粉勾芡,起锅前加花椒粉和麻油。作料与程序已有些变化,口味强调麻、辣、烫、咸。
相传麻婆豆腐是清朝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三、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四川汉族特色小吃,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料,并不用肺。注重选料,制作精细,调味考究。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深受群众喜爱,为区别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称之,在用料上更为讲究,质量日益提高。
相传在20世纪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他们所售确实好吃,超乎一切肺片之上。不但精选材料,制作也很精细,使人看见就生好感,加上调味精细,深受人们欢迎,久而久之,人们为区别于其他肺片,便称郭氏夫妇所售肺片为“夫 妻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