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最初为一唐姓业主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来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入包点馅芯,谁知这竟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
德园包子皮薄馅大,富有弹性,糖馅由冰糖、玫瑰糖或桂花糖等拌成,香甜爽口;肉馅则用上好瘦肉拌上香菇和冻油等调料,油而不腻。每天早上在德园包点店前买包子的人都会排成长龙,成为长沙街头一景。